Digital Craftsman Spirit

以数字工匠精神,助智慧城市建设

《经济日报》赞扬了杭州智慧城市化建设风采!

发布时间:2021-05-20

  《经济日报》赞扬了杭州智慧城市化建设风采!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城市治理问题变得日益复杂和多样。为了进一步挖掘城市发展的潜力,让人们有更多的收获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,2016年,杭州在全国率先使用“城市大脑”,加快建设智慧城市。现在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,杭州的“都市大脑”建设效果如何?如何从数字化城市建设智能化?《经济日报》记者进行了一项调查,为读者寻找答案。


《经济日报》赞扬了杭州智慧城市化建设风采!


  当城市配备了“大脑”,会产生怎样的奇妙反应?今年年初,杭州“城市大脑”数字界面出现,整合了“先走后付”、“先看病后付”、“多行一小时”、“非浙A急救通讯”等38种应用场景,将“城市大脑”打包到市民手机中。

  这是杭州“城市大脑”在提高治理效率方面的最新成果,也是城市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能化不断进步的生动断面。
  2016年,杭州首创中国“都市大脑”。在此驱动下,杭州一直在加快探索城市数字化建设的步伐。最新的《中国城市数字治理报告(2020)》显示,杭州的数字治理指数位居全国第一,正在成为“最聪明的城市”。

  一键直接在线“亲清在线”概述数字政府

  工人们正在操作杭州“城市大脑”余杭平台的精密智能控制和防疫系统。

  数字是城市治理的密码,“城市大脑”让杭州成为数字系统治理的城市。

  "我只听到楼梯响,但没人下来。"这是很多企业感觉政府的优惠政策很难落地。但在杭州,不需要跑现场,不需要繁琐的流程,各级政府的惠企资金,一键兑现。

  只需通过一个新平台,点击申请杭州“鲲鹏计划”制造企业规模奖,100万元奖金将自动在——发放。这是欧文斯科宁复合材料(中国)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王晓丹的真实经历.

  杭州经济信息局经济运行司司长陆告诉记者,这是杭州市实施的“新制造计划”的配套政策,主要是对年制造收入首次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。但是这个政策的申请流程比较复杂,很难及时缴纳。“去年奖励了30家公司,审核材料只用了30天;今年已经增加到300多个。如果还是手动复习,难度可想而知。”卢对说道。

  这个平台是一样的。去年2月,杭州企业很多员工收到政府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补贴500元,是实时收到的。这种做法自推出以来一直广受欢迎。

  该企业纷纷称赞的平台是“秦青在线”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杭州率先建立了新的政商关系数字化平台,为准确推广惠企政策、补贴资金实时到位开创了先例。平台上线以来,共有27万家企业、80.5万名员工通过平台获得政府补贴77.3亿元。“‘亲清在线’体现了都市大脑最基本的治理理念:真诚、诚信、直接通达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杭州“城市大脑”总建筑师王健表示,这是浙江近年来“最多运行一次”改革与“城市大脑”的有机结合,迫使政府流程再造,使更多部门实现政务数字化协调,引领基层治理改革。

  杭州在“亲清在线”平台总体框架下,将非智能审批纳入城市智能管理系统,建成“在线行政服务中心”,推出“工业项目全程审批”、“企业五险一金登记”等“一件事”。

  以前新华三集团为1.5万员工办理“五险一金”缴纳时,需要4个人忙3天,连接多个部门。现在的“亲清在线”平台合并了属于人类社会、医疗保险、公积金四项,企业只需填写一次即可同时完成所有注册项目。公司政务司专员齐洁慧说:“现在一个人两三个小时就能做好”。

  “一定要让群众和企业像网购一样方便,最终实现‘零纸’、‘零人工’、‘零时限’、‘零运行时间’的‘四个零’而不需要智慧审批。”杭州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石告诉记者,在线推出了330项惠企惠民政策,共有52.3万家企业登录该平台,为200多万普通市民服务。

  一方面,大数据“跑腿”,群众和企业都像网购一样方便;另一方面,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,政府部门总是像淘宝客服一样在线。

  “公司一个应届毕业生,去年10月份刚入职保险。为什么申请生活补助失败?”杭州某企业通过互动交流版块在线咨询,“回答D小二”3分钟内回复,然后将问题转给“商务D小二”在线回复。

  进入西湖区行政服务中心的“秦青在线”和“秦青D小二”服务中心,办公桌上“D小二主管”、“D小二监督”、“D小二管理”的号牌特别显眼。打开“D小二”的工作日志,里面详细记录了企业的咨询时间和解决方案。自从去年6月29日推出“亲清D小二”服务平台以来,这项工作从未停止过。

  为了促进线上线下服务的有机融合和互补合作,杭州推出了1750多家智能客服合作伙伴,为企业提供“724小时”在线事宜和政策的一对一专属在线服务,共收到咨询回复8.6万条,企业满意率达90%以上。

  以“秦青在线”为代表,得到杭州“城市大脑”的全力支持,包括“健康代码”、“复工生产数字化平台”在内的诸多“举措”为赢得全国疫情防控和复工生产做出了贡献。上门数据引导服务

  感知驾驶舱内的城市脉搏

  “您好,先生,您2016年申请的执照将于2021年2月到期。目前你还没有在系统中申请延期。需要申请延期吗?”“是吗?我忘了,谢谢提醒。”

  本次对话是杭州高新区(滨江)相关部门与某医疗科技公司的对话。这种服务通过电话、短信和面对面通知在高新区(滨江)的各个地方进行。

  帮助企业有哪些「不请自来」和精准的努力?原来,去年11月,杭州在“秦青在线”平台镇(街)试点建设“秦青”数字驾驶舱。通过数据共享和算法集成,可以在驾驶舱实时监控辖区内企业的日常运营;同时,及时引导线或属地开展线下工作,实时跟踪任务进展,解决为企业提供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。

  目前,数字驾驶舱驱动的基层治理应用场景在杭州较为普遍。

  在建筑园区,驾驶舱充分发挥数字增权企业服务的乘数效应,服务主动,需求主动。

  走进杭州江干区四季青街的“秦青”数字驾驶舱,记者看到大屏幕上跳动着今年注册企业数量、累计纳税等数据。在数据的引导下,职能人员只需要坐在“驾驶舱”里,就可以感知城市动态,掌握整体管理情况。

  “我们这条街是杭州楼宇经济的主战场,有88栋商厦,9971家企业。怎么管理?怎么发球?驾驶舱建设为我们指明了方向。”四季青街道办主任孙强告诉记者,街道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的50名“小二”依托驾驶舱,从规划建筑业定位、保障和稳定业务、配合和保护税收,到建筑企业综合管理和城市管理,共同为企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。

  滨江区长河街驾驶舱是杭州第一个街道级平台“秦青”驾驶舱。据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,新注册企业注册资本达到1000万元以上时,驾驶舱会发出访问提示,网格“D小二”会发起团体访问服务,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政策解释、咨询响应等服务。

  石告诉记者,今年杭州将在完成各区县(市)试点乡镇街道“秦青”驾驶舱落地申请的基础上,根据各地实际需求定制个性化数据接口,面向基层数字驾驶舱开放,帮助基层管理者做好分析判断和企业服务工作。

  在商业区,驾驶舱与市场监管、公安、城管等系统相连,打破数据壁垒,提高治理效率。

  位于杭州下城区东新街新天地街,集商业、百货、娱乐等多种业态于一体。依托数字驾驶舱,可以有效降落“10秒找房、20秒进园、30秒停留”等便捷停车、智能电梯等场景。以智能电梯为例,驾驶舱配合市场对电梯管理系统进行监管,在线监测街区内123部电梯的状况。电梯一旦发生故障,会立即自动向小区、物业等相关工作人员发送短信,从报警到现场处置只需7分45秒。

  “得益于城市大脑中心的协调机制,街道级数字驾驶舱可以与市场监管、公安等系统的数据进行协调,实现精准智能控制。通过打破数据壁垒,新天地区特保人员从170人减少到80人,整体治理效率提高。”东新街党工委副书记唐凌峰告诉记者。

  在基层社区,驾驶舱配合熟悉头部和地面的“武林大妈”打造线上线下互动治理模式,实时控制问题,准确高效处理问题。

  “柏泽里3号2单元入口水管冻住了,请尽快处理。”1月8日,杭州下城区武林街数字驾驶舱平台上弹出一个新事件。由于寒潮,武林街竹杆巷小区的很多水管都出现了问题。街道协调后没多久,水务部门上门处理。

  如此快速的处置响应,是由于《武林大妈》和《电码报》的数字化驾驶舱应用场景。

  68岁的王鸿武是竹竿巷社区居民,“武林大妈”成员。她告诉记者,以前发现问题,都是先用笔记本登记,然后电话汇报,上门汇报……整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。现在一旦发现问题,只要拍好照片,扫描代码,通过“1call”上传到数字驾驶舱就可以了。值班人员将在第一时间整理信息,并为报告的问题分配任务。

  数据显示,自去年10月推出“武林大妈”的“代码报告”以来,辖区内已有880余名“武林大妈”和电网工作人员完成注册,收集信息6117条。数字化座舱信息收集、分发、协调、指挥和处理系统的作战能力突出。

  “让数据从‘别人看’变成‘自己用’;让不同部门的数据发生一个‘化学反应’,产生更多的价值,这是杭州在人才建设上的一个重大转变。”王建认为,数字化驾驶舱可以使政府部门实现“前看、后看、左看、右看”,从“人脑算数据”转变为“城市脑算数据”,实现城市管理无盲区。

  《经济日报》赞扬了杭州智慧城市建设风采!还道于民,还民于民,城市治理体现了“智”观念的转变

相关搜索